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DQ??



▲ DQ研究中心把人們的數位生活解構成8大領域。資料來源:DQ Global Standards Report 2019

DQ8大領域的能力指標

1、數位身分認同:有能力在線上與線下世界建立健康的個人身分與認同
2、數位工具使用:有能力用平衡、健康、符合公民責任的方式運用科技
3、個體使用的數位安全:有能力透過安全、負責、道德的方式使用科技,來了解、緩解、與管理各種網路風險
4、整體系統的數位資訊環境保安:有能力偵測、預防、管理不同等級的網路威脅,以保護資料、裝置、網路與系統
5、數位情緒智商:有能力在個人的數位人際互動中,辨別、探索與表達情緒
6、數位溝通:有能力使用科技跟別人溝通及合作
7、數位知識與素養:有能力尋找、閱讀、評估、整合、創造、改造與分享訊息、媒體及科技
8、包含人權與法律層面的數位權益:在使用科技時,有能力了解並維護人權以及法律權利

光是這8個數位生活面向,就已經包山包海。不過,在每個數位領域中,DQ研究中心分出3個不同的成熟度。最基礎的是,人們必須成為安全且負責使用科技的「數位公民」。接下來進展到,能夠融入數位環境,運用科技將想法落實的「數位創造力」。更好的是,能夠解決全球挑戰,在數位經濟中創造新的機會,培養「數位競爭力」。8個數位面向都有3種層次,DQ研究中心依此發展出24種更具體的DQ素養。

劉安婷:3份畢業禮物——2019國北教大畢典致詞

劉安婷:3份畢業禮物——2019國北教大畢典致詞




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美感教育的課程

關於美感教育的課程

美感教育的課程目標係觸發學生美感感知及累積美感知能之餘,也建構以美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計畫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施行時間,發展藝術教育和美感教育並進之課程研發和教學設計任務。
美感教育課程有以下原則:
  • 基本觀念:生活美感是適合的、有目的,且適應於整體秩序的美。生活美感的教育是一種素養教育,擁有該素養能力的人會明白自己能於何種層面尊重、提出建議,甚至創造「物」或「環境」之美化。
  • 題本媒材:應為真實生活事物。

完整的學習歷程

完整的美感教育課程可分為發現、探索、應用三階段,每階段課程應囊括三者。依據不同階段的課程層級,美感教育的學習目標和重點均有所差異,且教師評量的對象則應為學習中之行為。
自國中到高中時期,每學期應於視覺藝術、美術、藝術生活課程裡,實際融入至少六小時的美感課程。教師可視學生基礎能力和課程需求,決定課程階段的設定,並量身設計以生活為主題的美感課程。※105-108年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畫主要執行於初階
美感課程期望學生達到:
1.對生活有感        2.建構美感知能      3.產生美感公民意識
帶著走的美感能力
如何規劃將「美感構面」作為學習重點,並透過設計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當下建構帶得走的美感能力,是美感課程發展的重要關鍵。不同於以往教導「完成作品的手段」,發展「帶得走的美感能力」方能使美感能量在渾沌中重聚新生。

什麼是美感素養
在定義美感素養之前,可以先了解美感與核心素養之間的關係。素養,若按照國際組織(OECD)提出的定義,是具備以下要點:

每位國民都需具備。
透過行動整合學習認知(Knowledge)、技能(Skills)、態度與價值(Attitude & Values)三大面向
不斷學習和發展新知識與能力,達成個人目標和參與社會
美感,存於藝術感知中。希望以美串連學生與世界、他者的銜接,亦是扣合新課綱中的素養導向學習、跳出自我的課程開發。透過美感課程規劃培養美感的自發、互助、共好之學習知能和興趣,並依個人能力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諸如個人的美感判斷,物件的工具意義,與他人的環境共好。

在美感素養被視為是國家未來的競爭力之際,美感教育究竟能為人和環境帶來怎樣的高度和可能性?理想的教育應同時具備個人和他者的思考,應讓學生建構屬於自己,也關照他人的美感認知。教師藉由自身的經驗和創造力來帶領學生,導入多元特質精神和以生活為題的美感教育,回應教育推廣計畫的目標需求。

課程主題可以是豐富多元,但教學核心目標須讓學生重視美感生活,進而探索實踐。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


計畫全文下載
號:107-2600-001

本案核定日期及字號:107年10月11日臺教師(一)字第1070152827號函發布

教育類別:[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師資培育] [藝術教育] [高中職教育] [中小學教育] [學前教育]

單位: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期程:108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

總預算經費:五年(108-112年)約2,000,000千元

年度預算經費:108年401,967千元

目標:
(一) 提升學生設計創新美感素養。
(二) 營造美感學習環境。
(三)增進國民美學前瞻能力。

實施策略或推動重點:
一、理念
    美感教育是一種多元的人文教育,來自生活的潛移默化,可透過發現、探索、體驗的歷程,從人與自己、人與社區/社會/社群、以及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互動中培養「發覺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的知能,進而讓學生能應用於生活之中。是以「美感的培養」應從幼扎根,以學生為主體,學校課程教學為核心,開啟美與人文的內涵,並以「生活美感」為主要範疇,包括校園空間美感的體驗與創造等,以增進學生對生活周遭的理解與審美判斷力。課程設計透過教師的專業引導,在累積、深化、拓展、永續的審美原則下,發展出整體的設計、創新與跨域合作的可能性,從點、線到面整體規劃、公私跨域合作與國際連結,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進而提升國民的美感素養。
    綜上,制定以「美感即生活-從幼扎根、跨域創新、國際連結」為理念之「美感教育計畫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
二、推動策略與具體行動方案
(一)支持體系
  1. 建置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臺
  2. 推動美感教育傳播與溝通計畫
  3. 鼓勵具前瞻性美感領域研究
(二)人才培育
  1. 推動職前師資生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2. 推動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3. 推動教育行政人員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4. 推動美感前瞻人才培育計畫
  5. 推動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三)課程與活動
  1. 辦理地方政府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2. 推動美感課程教學與學習體驗計畫
  3. 推動生活美感與設計創新課程計畫
  4. 推動校園多元美感體驗活動
  5. 結合民間與跨部會資源協力推動美感教育計畫
(四)學習環境
  1. 設計校園生活美感實踐計畫
  2. 建構學習情境美感生活地圖

107學年度新生閱讀推廣活動,透過贈書及建置教室閱讀角 陪伴學生隨時閱讀



107學年度新生閱讀推廣活動,透過贈書及建置教室閱讀角 陪伴學生隨時閱讀友善列印
發佈單位:國教署 聯絡人:虞邦敏    電話:(02)7736-7460 電子信箱:e-j349@mail.k12ea.gov.tw



為使閱讀札根能全面普及,每個孩子無論性別、貧富都能有機會閱讀好書。教育部在107學年度規劃購置21萬冊的適齡圖書,除提供將入學的小一新鮮人均可獲得1本優質適齡童書外,並提供國中小新生班級,每班10本好書,以期使學校教師於班級教室內建置閱讀角,使每位新生無時無刻都能有好書陪伴。
「閱讀」有助於開拓孩子的視野、增加想像力與思辨能力;閱讀力更是所有學習的重要基礎。閱讀力來自於習慣的養成,只要陪孩子固定時間看書,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習慣。因此,閱讀教育推廣工作必須及早開始、從小推動。為使小一新生在入學時即體會並享受閱讀樂趣,進而培養家庭親子閱讀習慣,使學生從閱讀中學習成長,並建構閱讀環境。教育部自民國98年起推動「閱讀起步走-送給小學新鮮人一生最好的禮物~國民小學一年級新生閱讀推廣計畫」,藉由贈與全國國小新生優良圖書,協助家長與孩子們一同閱讀。103年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將此閱讀推動專案延伸為「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除了維持贈與每位國小一年級新生每人一冊圖書及班級圖書之外,增加贈與國中新生班級圖書,作為班級閱讀角藏書。
所贈圖書皆經教育部國教署邀集專家學者評選,從近五年曾獲國內外相關出版獎項的優良圖書中,分別評選出適合國中、國小新生閱讀的優質圖書。此外,在新生閱讀推廣計畫的網站上,也提供好書書單、圖書推薦等豐富資源,供全國親師生加以運用,期盼藉此延續閱讀深耕的結果。
教育部鼓勵全國國小都能在開學前後規劃辦理小一新生閱讀推廣活動,像新北市中正國小許德田校長表示,他們會在新生報到日,安排闖關活動,讓家長帶著小一新生進到學校圖書館中,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新書,不但可以熟悉學校圖書館,也可以讓小一新生跨出閱讀的第一步。
為推廣小一新生閱讀而辦理贈書活動外,在新北市、桃園市、南投縣、臺南市及花蓮縣等縣市規劃5場親子閱讀講座,邀請溫美玉老師、李偉文老師、郝廣才老師及謝哲青老師等進行專題講座,並辦理親子闖關活動,提供家長帶著孩子在活動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在此,也感謝家長與老師的鼎力協助與積極推廣,讓閱讀在國中小階段都能生根茁壯。

邁向教育 4.0―智慧學校的想像


「邁向教育 4.0―智慧學校的想像」
壹、 會議緣起與目的
英國教育思想家 Herbert Spencer(1820-1903)在 1859 年發表頗負盛名的教
育論文〈什麼知識最有價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他提問:
學校教育在有限的時間裡,應該教導學生什麼知識?他認為教育的首要問題便是
如何在各種宣稱其重要性的學科之中做選擇。Spencer 主張以衡量各種知識的「相
對價值」來做取捨,而此謂的價值是指對於學生的幸福、福祉與完滿生活的助益。
具體而言,Spencer 提出的五類學習活動皆為因應當時英國新興工業社會的需求
而生。綜觀歷史,這種強調回應當前社會需求、設想未來生活境況並預做準備的
思維,始終深遠地影響各時代各地區的教育規劃與實踐,不論是在個人層面,抑
或國家層級皆然。
時至今日,臺灣與國際社會面臨「工業 4.0」(industry 4.0)的浪潮鋪天蓋地
席捲而來,各國政府莫不戰戰兢兢、殫精竭慮地思索著如何在經濟發展與人才培
育上即時因應。在各種舉措之中,學校教育因其扮演著供應經濟與各式人才的源
頭活水角色,而首當其衝地成為被訴求進行變革的對象與場域。因應當前新興的
社會變遷趨勢,學校教育應當作何回應,才能為此前的 Z 世代與更年輕的世代預
做準備?當此之時,何種知識最有價值?知識如何產生?以及知識如何適當傳遞?
這些都實實在在地影響學校教育的實際運作,甚至是學校與教師的重新自我定位。
總而言之,這些乃是應運「工業 4.0」而生的「教育 4.0」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工業 4.0」的說法之所以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源自於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在 2011 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over Fair)上提出此概念,
目的是要在刻正進行中的「第四次工業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4IR)
掌握先機,創造德國製造業的高度競爭力。何謂工業 4.0?這必須從歷史發展沿
革來看。18 世紀蒸汽機的發明引發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生產模式由過去
純然的手工勞動步入機械化生產(mechanization of production),宣告了工業 1.0
時代的到來。19 世紀 70 年代電力的發明與使用揭示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
工業 2.0 的特點是生產線上的大量生產(mass production),以及明確的勞力分
工(卓別林主演默片「摩登時代」刻劃的場景)。時至 20 世紀中葉,電腦的發
明以及電子學、資訊科技的應用引發數位革命,大為提高自動化生產(automate
production)的效能,並且開始轉向訂製化與服務型態的製造生產。工業 4.0 發軔
於 21 世紀初期,相較於前三次工業與科技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突破性與高
速推展更勝以往。在諸多強勢領域的帶領下,包含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學、大數據、雲端計算、物聯網、自動駕駛、行動通訊、生物科技、
奈米科技、3D 列印技術、物質科學與材料技術、量子計算、新能源技術與能源
存儲等,新一輪的產業革命以指數般的步調衝擊各行各業與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總括而言,超越工業 3.0 的自動化特點,工業 4.0 的核心精神是智慧化,藉
由前述的科技進展,推動網路實體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 CPS)整合的智慧
製造。所謂的智慧生產(smart production)指的是透過智慧工廠(smart factory)
的打造與建置,利用先進分析技術,在數位化、效率化的前提下,即時且精準地
回應市場的客製化產品需求。為了把握發展先機,世界各國領袖都設法在經濟發
展政策上,提出工業 4.0 的因應之道,例如德國 2011 年提出工業 4.0 政策、美國
2011 年提出先進製造夥伴計畫(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
日本 2014 年提出日本工業 4.1J(Japan Industry 4.1J)、中國大陸 2015 年提出中
國製造 2025、臺灣於 2015 年 9 月提出「行政院生產力 4.0 發展方案」(民國 105-
113 年)等。
儘管目前各國政策方案主要著眼於國家經濟層面的建設與發展,然而承上所
述,人才培育與學校教育顯然才是回應工業 4.0 發展態勢的根本之道。教育不但
不該在工業 4.0 中缺席,反而應當洞燭機先主動回應,「教育 4.0」之說於是應運
而生。教育 4.0 的具體內涵與特點為何?這是一個未有定論的大問題,尚待集體
發想、建構與論辯,這也是本次研討會的用意所在。儘管如此,歷史發展演變的
軌跡或可提供吾人思索此問題的一些線索。李立國教授〈工業 4.0 時代的高等教
育人才培養模式〉(2016)一文指出,在工業 1.0 時代,為了培育機械化生產所
需的人力,教育 1.0 意識到傳統學徒制的手工人力培育模式已經不堪因應,改而
提倡以正規技術學校教育取而代之。到了工業 2.0 時代,西方高等教育發展出現
路線之爭,一是傳統大學(如牛津、劍橋、哈佛、柏林大學等)堅持固守傳統辦
學模式,強調理智訓練與人格陶冶的傳統理念;但與此同時,新式工科校院與專
門學院(如德國慕尼黑、斯圖加特工業學院、法國波爾多理學院、英國倫敦大學、
曼徹斯特大學、伯明罕大學、利物浦大學、美國贈地學院)也迅速發展崛起,其
成立旨趣是要培養實用的產業發展所需科學技術人才,課程也配合工業化與職業
所需開設,其畢業生也確實大多順利進入相應的職業部門就職。兩相比較,明顯
出現通才與專才培育的路線之爭。時至 20 世紀下半葉工業 3.0 時代,西方大學
關注到專業教育衍生的弊病,諸如知識切割破碎、學科分化狹窄、偏重職業教育、
強調滿足個人需要而忽視集體責任等問題,轉而提出平衡博雅/通識教育與專業
教育的必要性。教育 3.0 在高等教育階段的特點便是倡導「恢復基礎教育運動」,
重視跨學科人才的培育。至於教育 4.0 時代,「高等教育更加強調對學生的基礎
知識、基礎能力與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更加強調基礎化、綜合化、個性
化、實踐化,形成通識教育、終身學習基礎上的專業教育人才培育新模式」。此
研究的限制在於只談論高等教育,未能論及教育 1.0、2.0、3.0、4.0 在基礎教育
階段,甚至是廣義教育形式上的具體展現型態。
關於教育 4.0 的想像須以工業 4.0 為背景。就目前有限的論述予以分析,大
抵可以發現兩條主軸,分別是就新興人才培育,以及學校教育、教學與環境兩個
層面立論,兩者環環相扣。
首先,就新興人才培育方面。工業 4.0 不僅為經濟建設帶來突破性發展的契
機,它同時也為當前產業帶來嚴峻衝擊與挑戰。有關工業 4.0 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學者們預測不久的將來,諸多產業與工作機會將由機器(人)所承擔,原先的勞
動人力變得多餘過剩,勞工失業現象指日可待,失業危機將衝擊各國。然而,與
此同時,學者們也預測未來將出現新型態工作機會,用以取代被淘汰的舊式工作。
於是,為了配合智慧化生產模式的到來,各產業界從業人員顯然需要在生產技能
方面接受再教育,在職進修、回流教育,甚至嶄新型態與內涵的職前教育皆有其
迫切需求。要言之,與 Spencer 當時的思維類似,現在各國政府莫不竭盡心思苦
思著面對工業 4.0 時代產業需求,什麼知識最有價值?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為何?
關於此提問,美國是一個重要的案例與參照點。早在 1986 年,美國國家科
學委員會研究報告即指明,優質的科學、數學與工程領域人才是提升美國國家競
爭力的樞紐所在,此舉揭開美國聯邦政府此後數十年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政策的序幕,舉國致力於中小學基礎教育
STEM 教育品質提升,以及高等教育 STEM 人才培育。這是否表示未來社會所需
的人才是以科學理工見長的人?是,也不是。可以肯定的是,工業 4.0 的智慧製
造、智慧生產、智慧工廠確實需要大力仰賴新興科技人才的專門知識。然而,光
有科學理工知識絕對是不夠的。這可由美國官方教育政策由 STEM 轉向 STEAM
看出端倪。時至 2011 年,美國為了突破 STEM 只關注於 what & how 層面的侷
限性,改而倡議同時能兼顧於 why & by whom 層面的 STEAM,此謂的 arts 意指
廣義的人文藝術,具體涵蓋社會科學、語言、音樂、藝術與表演等領域。總括而
言,STEAM 教育強調的是培養學生具備針對生活世界中的現象好奇地提問,而
後運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文藝術等知識整合起來,主動探究問題並解
決問題的能力。STEAM 教育的特點包含特重觀察能力、創意提問與發想、跨科
整合知識、動手實作(hands-on)與創客/自造(maker)、團隊合作等。在 STEAM
教育架構下,教育的目的不再只是單純的知識授受而已,也包含讓學生能夠「主
動探究」、「學以致用」,其精神與〈12 年國教總綱總綱〉所揭示的核心素養是
指一個人能將所學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與生活作結合,在真實生活情境下,透過
身體力行將知識整合活用頗為契合。要言之,教育 4.0 所致力培育的人才不但是
學有專精,而且是具有博雅/通識精神,能將知識整合靈活運用的人。
其次,就學校教育、教學與環境方面,面對工業 4.0 時代下,大規模開放線
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 MOOCs)、公開取用(open access)
課程與教育資源的廣泛流通,加以線上學習、在家自學、團體共學等實驗教育型
態的湧現,莫不在在驅使吾人重新思索學校教育存在的必要性與價值,以及學校
教師角色的再定位。面對當前全球性免費線上教育資源如此豐沛,其中不乏知名
專家、學者精彩的線上講演性課程,學習已不再侷限於學校課堂之內,也不受限
於各校師資,如此一來,實體的學校教育還有存在的價值嗎?它的不可取代性與
獨特價值何在?教學工作會否如同部分科技巨擘所預測的,將為機器(人)所取代,
引發教師失業潮?工業 4.0 先進的科技進展再度促發關於教育型態的另類思考,
讓我們重新反省當前這個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機構化」教育型態―學校教育的
存在價值與意義。奧地利思想家 I. Illich「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
的說法,置放在今日教育 4.0 的脈絡下更顯得意味深遠悠長。回到學校教學層面,
在工業 4.0 時代下誕生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學生,其擅長/慣常的學習
模式與步調、思考風格、人際互動方式等,恐與身為數位移民(digital immigrant)
的教師有重大差異。面對此一事實,教師所面臨的挑戰包括:如何乘工業 4.0 之
風,善加利用數位科技教育資源,致力於培養前述以探究精神為本,能整合知識
靈活運用,甚至動手實作創作解方的新世代人才。與此同時,面對適性教學
(adaptive instruction)與適性教育理念,值得思考的是「誰適應誰」的問題,學
校課室教學應當要完全符應/適應學生擅長/慣常的學習與人際互動模式嗎?抑或
應當透過刻意引導,培養其他的經驗世界的方式?最後,隨著工業 4.0 網路實體
系統的全面進入校園,改變的面向絕非僅有教學層面,可以預見的是校園環境生
態的連動改變,包含學校行政管理與運作層面。逐步邁向教育 4.0 之路,我們面
臨的迫切議題是:我們理想中的智慧學校(smart school)究竟是何種樣貌?這考
驗的不啻是我們現有的教育智慧?
面對工業 4.0、生產力 4.0 風起雲湧的時刻,僅聚焦於產業與經濟發展層面
的政策雖為迫切之務,卻非長遠之計。為此,我們提出教育 4.0 的新興概念,期
盼它不僅是作為回應工業 4.0 發展所需之道,更企盼透過教育 4.0 理念的探討與
擘劃下,培育出能擔負起引領工業 4.0 發展航向的領航員人才。有鑑於人才培育
與(學校)教育顯然才是積極面向工業 4.0 發展態勢的根本之道,本次研討會將分
就工業 4.0 時代下的人才培育、學校教育、教學與環境兩大主軸,邀集對此議題
有興趣或專研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論文發表與專業對話,希冀能共同擘劃教
育 4.0 的理想教育圖像。準此,本研討會之主要目的為:
一、 以「邁向教育 4.0―智慧學校的想像」為主題,針對三大子題:人才培育、
學校教育制度與環境、課程、學習與教材教法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入的討論
與意見交流,以釐清學理意義,進以提供實務建言,期能產生周延可行的教
育改革構想與行動方案。
二、 提供專業學術平台,鼓勵相關學者與研究生發表研究成果,交換研究經驗
與心得,擴張研究視野,提升研究動能。
三、 提供實務性交流平台,讓教育實務工作者可以從中彼此分享經驗與意見交
流,藉以落實彼此觀摩、相互學習的專業學習精神。

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內聖外王

內聖外王[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內聖外王儒家思想觀點。最早出現自道家典籍《莊子·天下篇》「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後被儒家所繼承,其含義指的是個人修養與政治主張。「內聖」,即將藏於內心自然無為;「外王」,即將道顯示於外,推行王道。「內聖外王」,意謂內有聖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兩者的結合。其中,「內聖」是體,外王則是用。

思想內涵[編輯]

作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時代並沒有明確提出「內聖外王」這一概念,而《莊子·天下篇》明確提出了「內聖外王之道」,但其思想內涵與孔子在《大學》所提到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把個人修身的好壞看成政治好壞的關鍵這一觀點相吻合[1][2],三大綱領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步驟)被視為實現儒家「內聖外王」的途徑,其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被視為內聖之業,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視為外王之業。[3][4]「內聖外王」這一儒家思想也對中國的政治倫理文化以及哲學等產生重要影響。

歷史發展[編輯]

孔子以德才把人劃分為君子小人兩類,並讓有德才之人居於高位,在其「六藝」教育中,把禮、樂、書、數分為文,把射、御分為武。可見其重視文武並重。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儒家思想出現了重文輕武、內聖強外王弱的局面。儒家「內聖外王」理論形成與發展歷史可分為:宋代改革派與功利派階段;明代心學與實學階段;清代提倡實學階段,清王朝末期在歐洲列強的打擊下出現洋務派民族資產階級改良派階段;民國時期三民主義當代新儒家文化現象出現階段這幾個過程。[5][6]

影響[編輯]

「內聖外王」作為一種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強調的是在既定的社會體制下的自身修行,並不對外部社會制度有所訴求,要求制度的建設與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層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對人身的保障。[7]與西方民主憲政自由主義制度相比,「內聖外王」中的通過內修的濟世功用,以實現個人理想和達濟社會,進而達到王道社會這一中國傳統政治理想,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在中國封建社會,由於專制皇權導致人治膨脹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張缺少分權制衡、社會制度建構的非正義性而導致其實施起來較難,[8]常常出現「內聖不外王,外王不內聖」的局面[9],是一種政道有餘但治道不足的表現。[3][10]

屬於我們這一代的畢業生致詞